在这个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人们似乎越发变得忙碌、沉默、浮躁与冷漠,对于心灵的真善美之声的呼唤似乎变得越发急切。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真善美之花的绽放,到处都是心灵之声的乐韵。
对爱的呼唤恰恰就是对心灵之声呼唤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家庭的爱,对自身的爱,对他人的爱,对工作的爱,对祖国的爱,对社会的爱,……爱的林林总总,往往是前进的推动力,是为人处事的度量衡,是人格升华的奠基石。
Ⅰ.对家庭子女的爱
爱是维系家庭关系纽带,永恒不变的主题都是父爱如山,母爱如海,这种爱是责任,更是本能,与生俱来的呵护子女的使命感。“可怜天下父母心”,无私如“暴走母亲”割肝救子,子女如何能够报效父母的这番舐犊情深?
“暴走母亲”割肝救子
一个母亲,给了儿子两次生命。一次是十月怀胎,一次是七月暴走。这位武汉母亲叫陈玉蓉:
儿子出现严重肝硬化,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母亲愿意供肝,肝脏却因患有重度脂肪肝不合格。为了割肝救子,55岁的陈玉蓉7个月风雨无阻日行10公里,走破了4双鞋,几条裤子的腰围紧了又紧。
她说:“儿子病了18年我要给他一个肝”,“只要我多走一步路,少吃一口饭,离救儿子的那天就会近一点”,“如果这次还不能捐,我会一直走下去”……
最终她的体重由68公斤减至60公斤,脂肪肝消失,达到了供肝标准,可为儿子捐肝。11月3日9时50分,历经近14小时漫长手术,陈玉蓉在医院成功割肝救儿子。
Ⅱ.对他人的爱
2009年10月24日下午,长江大学学生在长江边发现两名少年落水,不会游泳的10多名学生手挽手组成“人梯”下水救人。两名落水少年得救,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年仅19岁的大学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昨日,省政府决定追认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为革命烈士。 但随着事件过程的逐渐明晰,一些令人吃惊的细节出现在媒体上
一名事件目击者所拍的照片显示:被打捞上来的一具大学生的遗体被绳子绑着,大半个身子浸在水里;一名穿白衬衫的老年男子,一边拉着绑尸体的绳子,一边摆手和岸上的师生讲价。
打捞船赶到后,船主陈某(船头着白色衬衫者)把打捞上来的一名大学生遗体用绳子绑住,以索要更高的捞尸费。真真摄 华商报资料照片
2009年 11月9日,荆州八凌打捞公司法人代表将“10·24”事件中获得的36300元“天价打捞费”交到市公安局,并表示悔改之意。
当天,在打捞救人牺牲大学生尸体时,八凌公司人员要价36000元,并索要300元的烟酒和矿泉水费之后再开工,且先交钱后打捞,为索钱曾两度中断打捞;其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行径受到了群众的指责和媒体的批评。前日在荆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对该公司不道德行为提出强烈谴责。
据了解,打捞3具遗体,捞尸者前后一共收取了3.6万元。
这次“天价捞尸”事件反映出某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抛弃了是基本的社会的责任感与做人原则,是对社会道德的践踏,没有最起码的对他人的关爱。这些人在三名奋不顾身下水救人的大学生的光辉形象下显得多么卑微与丑陋……